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安全、快速、便捷的加密货币交易服务,支持超过1000种数字资产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

24h 交易量
$8.5B
用户
15M+
币种
1000+

挖矿违法吗?有多严重?深度剖析挖矿行为的法律与社会影响

2021 年 9 月 3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多部门,将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增补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 年本)》“淘汰类” 目录 。这意味着,虚拟货币挖矿从政策层面被全面否定。随后,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按照 “严密监测、严防风险、严禁增量、妥处存量” 的思路,对挖矿活动展开全方位整治。

从法律角度看,挖矿行为可能面临多种法律风险。若挖矿涉及非法采矿,像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或进入特定矿区违规采矿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情节严重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例如,2019 - 2020 年间,王某等人在未获许可情况下,租用农用地采挖泥炭土用于售卖,违法所得达 200 余万元,不仅被责令停止开采、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最终还因非法采矿罪被法院判刑,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 。

在虚拟货币挖矿方面,其行为扰乱金融秩序。虚拟货币不具法定货币地位,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挖矿过程中,大量资金无序流动,干扰正常金融体系运行,还可能沦为洗钱、逃税、恐怖融资和跨境资金转移的通道。2021 年,中国人民银行等 10 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严禁新增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 。任何涉及虚拟货币挖矿的民事法律行为,若违背公序良俗,将被认定无效,损失自行承担。如湖北武汉一起涉及虚拟货币 “挖矿” 合同纠纷案中,法院认定以 “挖矿” 为目的购买存储服务器的合同无效,因这类活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有损社会公共利益 。

此外,挖矿对能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挖矿设备需消耗大量电力,据统计,比特币挖矿每年耗电量惊人,这不仅加剧能源紧张,还对我国实现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形成阻碍。为了追逐虚拟货币的利益,部分 “挖矿” 者甚至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电力供应,严重扰乱电力市场秩序 。

加密货币知识学院

从新手到专家,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