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安全、快速、便捷的加密货币交易服务,支持超过1000种数字资产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

24h 交易量
$8.5B
用户
15M+
币种
1000+

中国允许的加密货币:政策框架下的数字资产格局

在全球加密货币浪潮中,中国的监管态度与允许的加密货币类型备受关注。与许多国家不同,中国对加密货币市场有着严格且清晰的界定,旨在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保障投资者权益并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

目前,在中国被官方认可并允许的加密货币仅有数字人民币(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DCEP) 。它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作为法定数字货币,具有与传统纸币和硬币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真正意义上的 “货币”。与比特币、以太坊等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不同,数字人民币完全处于央行的控制与管理之下,以国家信用为坚实后盾,确保币值稳定。

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与试点推广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已在国内超过 40 个城市和地区开展试点,涵盖零售支付、交通出行、政务服务缴费等诸多日常场景。例如在一些试点城市的超市、菜市场,消费者可以便捷地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扫码支付;在公共交通领域,部分城市的地铁、公交也支持数字人民币乘车码,极大提升了支付效率与便捷性。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人民币的数字化进程,减少现金使用成本,还能提升货币政策传导的精准性,增强金融监管效能。

除数字人民币外,其他如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等在全球广泛流通的加密货币,在中国并不被允许作为货币使用或在市场上流通交易。自 2013 年起,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陆续发布文件,明确指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2017 年,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全面禁止首次代币发行(ICO)活动,关闭境内所有加密货币交易平台,进一步强化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监管。2021 年,更是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定义为非法金融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虚拟货币的兑换、买卖、支付、结算等业务。

尽管个人持有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本身并不违法,但在中国当前政策环境下,相关交易活动面临诸多限制。由于这些加密货币缺乏有效监管,价格波动剧烈,容易引发金融风险,且其匿名性、去中心化特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用于洗钱、非法集资、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威胁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

中国对区块链技术本身持积极支持态度,鼓励其在金融、物流、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多领域应用创新,通过区块链技术提升数据共享效率、增强信息透明度、保障数据安全。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加密货币交易是严格区分开来的,合法的区块链项目并不涉及虚拟货币的发行与交易,而是聚焦于为实体经济服务,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中国,数字人民币是唯一被允许的加密货币形式,而其他加密货币相关交易与业务活动处于严格监管与限制之下。这种政策安排体现了中国在拥抱数字经济创新的同时,坚守金融风险防控底线的决心。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普通民众,都需充分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谨慎对待加密货币领域的投资与交易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与市场环境。

加密货币知识学院

从新手到专家,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