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T 作为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在加密货币市场流通广泛。但在中国,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已被明确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在此背景下,使用 USDT 是否构成洗钱,需依据具体行为和法律规定判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对洗钱罪的定义,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等七类上游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而实施特定行为的,构成洗钱罪。若有人明知资金来源为违法犯罪所得,却通过 USDT 进行交易,将非法资金转化为虚拟货币,再通过其他方式将虚拟货币变回法定货币,这种利用 USDT 掩盖资金非法来源和性质的行为,符合洗钱罪的构成要件,无疑会被认定为洗钱。例如,不法分子将网络赌博、诈骗等犯罪所得,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兑换为 USDT,再将 USDT 出售给他人换成现金,这一过程就涉嫌洗钱犯罪。
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2024 年 8 月发布的《关于办理洗钱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将通过 “虚拟资产”(包括 USDT 这类虚拟货币)交易转移、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的 “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 。这进一步说明,利用 USDT 实施洗钱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一旦被认定使用 USDT 洗钱,行为人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情节较轻的,可能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除了刑事责任,涉案资金也会被依法追缴,个人财产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同时还会留下犯罪记录,对个人及家庭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USDT 本身并非必然与洗钱划等号,但在中国当前的法律环境下,若利用 USDT 进行违法犯罪所得的转移、掩饰和隐瞒,必然会触碰法律红线,构成洗钱犯罪。广大民众务必认清风险,远离虚拟货币相关的非法活动,切勿因一时侥幸而陷入法律困境。
从新手到专家,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